《雷霆特攻队》是从寒假持( chí)之以恒地期待到现在的( de)电影,伊始是因为有冬兵( bīng)的戏份故翘首以待,在重( zhòng)温了黑寡妇系列和刷了( le)一些关于幽灵的剪辑片( piàn)段之后对整个小队的成( chéng)员都颇有兴趣,很期待能( néng)够在电影看到对于角色( sè)关系的深刻挖掘和对于( yú)现在、未来和伤痕累累的( de)过往之间矛盾的探讨,希( xī)望电影能够聚焦于这样( yàng)一群被主流英雄叙事、曾( céng)经犯下累累罪愆、恍如被( bèi)边缘化的局外人一般的( de)反英雄是如何去与自己( jǐ)和解进而拯救世界。 影片( piàn)既有让人眼前一亮、忍俊( jùn)不禁的笑点,也有能够引( yǐn)发人们深思的台词以及( jí)泪点。这些非典型性英雄( xióng)的歌哭笑泪和喜怒哀乐( lè)正能揭露那复杂而幽暗( àn)的人性中暗藏的自我救( jiù)赎和集体救赎的可能性( xìng),同时从现实维度出发去( qù)聚焦于这些介于凡人和( hé)超英之间的角色,其实所( suǒ)谓超英血清和苦痛过往( wǎng)原来不过是把凡人宿命( mìng)和常人苦难放大百倍的( de)镜片,透过那些裂纹和罅( xià)隙看到的唯有不忍卒读( dú)的生命真相。哨兵的能力( lì)和虚无挂钩,贯穿影片始( shǐ)末形成巧妙的逻辑架构( gòu),从本源上来看也宛如是( shì)存在主义跟虚无主义的( de)对峙,探讨了当代人的内( nèi)心异化和抑郁情绪,既是( shì)对于超英片的解构也是( shì)对于新的叙事美学的探( tàn)索。
作品将“救赎”这个话题( tí)从个体的维度延展至群( qún)体,尽管每个成员皆有着( zhe)阴郁的过往,但电影并未( wèi)沉溺于悲情。团队成员间( jiān)的毒舌互嘲以及最后的( de)温情相助、瓦伦蒂娜的幕( mù)后阴谋的揭露,共同编织( zhī)出批判之网,影片还借红( hóng)色守卫从“苏联队长”沦为( wèi)专车司机的命运讽刺了( le)英雄叙事的时效性,而冬( dōng)兵参选国会议员的支线( xiàn),则延续了《美国队长4》对创( chuàng)伤后成长的社会性探讨( tǎo)。固体整体的叙事和基调( diào)从拯救世界的宏大命题( tí)回归到个体存在的意义( yì)追问。虽然不是英雄,但也( yě)许可以成为某种更好的( de)人,英雄不必完美无瑕,救( jiù)赎亦无需惊世骇俗的壮( zhuàng)举,在罅隙裂痕中寻找微( wēi)光,是这个时代最动人的( de)超能力。
初逢打成一团的( de)叶莲娜、约翰和幽灵为了( le)共同的目标被迫合作,两( liǎng)人帮助幽灵以量子穿梭( suō)的方式穿越被禁锢的大( dà)门,在约翰还在质疑幽灵( líng)离开后是否会一走了之( zhī)的瞬间,幽灵却用自己的( de)行为贯彻了信任;在第二( èr)次战斗中叶莲娜和约翰( hàn)险些陷入信任危机,最后( hòu)才发觉原来是突发状况( kuàng);得知约翰妻离子散时叶( yè)莲娜同情而哀伤的一暼( piē);冬兵解决反派车辆之时( shí),诸位欢呼雀跃;战斗失败( bài)后,队友扶持受伤的冬兵( bīng),幽灵帮冬兵捡起残肢;队( duì)友们得知叶莲娜深陷虚( xū)无后不约而同地前往虚( xū)无拯救叶莲娜;鲍勃与虚( xū)无人格厮杀对峙险些被( bèi)同化,大家挣脱束缚共同( tóng)相拥唤醒他残余的人性( xìng);这群角色的互动充满火( huǒ)药味与黑色幽默,但有时( shí)也有温情款款的流露,他( tā)们时而互揭伤疤,却在生( shēng)死攸关以笨拙的方式托( tuō)住彼此、扶持前行。
影片的( de)动作设计摒弃了辄陷入( rù)之前几部片面地堆砌华( huá)而不实的特效和看似宏( hóng)观实则缺少内核的大场( chǎng)面的樊笼,采用看上去更( gèng)粗粝的实拍以及冷兵器( qì)对战,观看之际辄让我颇( pǒ)有一种梦回《美国队长2》的( de)感觉,哨兵的片段能看出( chū)超人的风格,也算是漫威( wēi)跟DC之间很巧妙的致敬和( hé)呼应,并且哨兵手挡子弹( dàn)的片段颇有几分《黑客帝( dì)国》的色彩。影片中的配乐( lè)亦和情节形成了环环相( xiāng)扣,更加突出了这种叛逆( nì)而精巧的叙事。叶莲娜从( cóng)世界第二大厦的惊天一( yī)跃不仅是物理意义上的( de)冒险,也是深陷抑郁情绪( xù)的人对于感官刺激的追( zhuī)求,“在姐姐去世后,我感到( dào)无聊。”这些看似轻描淡写( xiě)的话语也是叶莲娜本人( rén)“将痛苦咬碎咽下去”的客( kè)观写照,以及电影之后出( chū)现的“我想完全投入工作( zuò),但工作之后我就是刷手( shǒu)机,一切都毫无意义”这句( jù)话与其说是超英,实则更( gèng)像普通人,更能引发观者( zhě)的情感共鸣的支点,这句( jù)话也是叶莲娜轻度抑郁( yù)的症状的彰显,对一切丧( sàng)失兴趣、情绪低落,企图用( yòng)接踵而至的工作麻痹自( zì)己,却发现一切不过是镜( jìng)花水月。
之前看预告片的( de)时候就很喜欢叶莲娜在( zài)黮黯无光的虚无中穿梭( suō)的镜头,充满镜头美学以( yǐ)及艺术感,冷寂苍茫宛如( rú)漫长苦旅的树林,仿佛是( shì)华离犋碎的苏联的冷峻( jùn)隐喻,砭骨的罡风冷冽肃( sù)杀,童年的叶莲娜被迫执( zhí)行第一个任务,这个任务( wù)与欺骗、背叛挂钩,宛如风( fēng)声般的枪声响起后好友( yǒu)带的书籍跌落在白雪皑( ái)皑间,童话被染上血痕,叶( yè)莲娜那痛苦、敏感却又故( gù)作冷酷的患得患失的灵( líng)魂郁然而破碎,自此在寒( hán)风中在烈日中遮蔽她的( de)希望、残余的童真终于土( tǔ)崩瓦解了。尼尔波兹曼在( zài)著作《童年的消逝》中提出( chū)振聋发聩的质问:童年究( jiū)竟是在哪一天结束的?对( duì)于小叶莲娜而言,在枪声( shēng)响起后一切不能回归往( wǎng)常,亦或是更早?当跟姐姐( jiě)娜塔莎被迫分离、进入红( hóng)房接受培训成为杀手之( zhī)后,“此我”早已非“彼我”。仍记( jì)得在《黑寡妇》中一直故作( zuò)坚韧、对一切苦难嘲谑的( de)叶莲娜在和昔日的家庭( tíng)团聚后哭泣的模样,她泣( qì)不成声地说在红房子之( zhī)前和家人们在一起的回( huí)忆是她一生中能够拥有( yǒu)最好的时光,但却是假的( de)。那片雪地是否就葬着这( zhè)纯粹的恐惧和挥之不去( qù)的郁痛?本该像同龄女孩( hái)一样享受毛绒玩具和甜( tián)点的叶莲娜却嗅到了一( yī)抹永不消散的血腥,这一( yī)幕宛如利刃和尖刺在心( xīn)底耿耿于怀、在内心深处( chù)撕裂且钝痛。长大成人的( de)叶莲娜依旧无法忽视童( tóng)年破碎残缺的这一幕,企( qǐ)图阻止一切发生却发现( xiàn)一切早已成定数。在昼思( sī)夜梦,在狐疑不安,在经历( lì)最纯粹的悲痛和哀伤后( hòu),真正强烈的感受永远不( bù)会磨灭,早已被碾碎融入( rù)于血骨肉之中。
故事中的( de)每个角色都有过理想幻( huàn)灭和自相矛盾的时刻,现( xiàn)实远比分明的政治标签( qiān)化的善恶模板要复杂的( de)多,人门都曾被推往自己( jǐ)最初理想的反面,边缘化( huà)的人物也曾被权力机构( gòu)尽数剥削,每个人物都遭( zāo)遇过信仰颠覆、精神崩溃( kuì)的那一刻。看似是团队的( de)主心骨叶莲娜在遭遇鲍( bào)勃被瓦伦蒂娜收之麾下( xià)、团队分崩离析后,就像弗( fú)洛伊德所言,被压抑的情( qíng)绪从未消失,而是以一种( zhǒng)更加猛烈的方式爆发出( chū)来。她再次为自己成为那( nà)个被抛弃的人而失声痛( tòng)哭,责问阿列克谢为何一( yī)年都不联系她。叶莲娜和( hé)“爸爸”阿列克谢,两个疏于( yú)表达的人,前者故作坚强( qiáng)镇定,后者辄用笑话掩盖( gài)自卑和伤痛,曾经在刀尖( jiān)舔血的人既渴望爱,同时( shí)对于爱又像胆小鬼一样( yàng)颤颤巍巍、小心翼翼,仿佛( fú)只能作为客体去接受爱( ài),始终不敢去主动作为主( zhǔ)体去给予爱,而是以更加( jiā)晦涩、更加潜滋暗长的方( fāng)式去表达。唯一值得庆幸( xìng)的是这对表面虚假的父( fù)女实则情感深厚在危机( jī)时刻终于能倾诉衷肠,叶( yè)莲娜也终于能够无视一( yī)切痛痛快快地将肺腑之( zhī)言推心置腹,在叶莲娜消( xiāo)失在虚无中,阿列克谢痛( tòng)苦到难以接受,嘶吼、鸣泣( qì)着。《黑寡妇》里娜塔莎误妹( mèi)妹挣脱红房子的束缚于( yú)是一直没去找妹妹,《鹰眼( yǎn)》剧集里烁灭归来的叶莲( lián)娜却发现原来五秒已是( shì)五年之后,姐姐早已为了( le)人类的大义而牺牲,她在( zài)等待一个无法回来的人( rén),痛失至亲的悲戚则让人( rén)如坠渊薮,多少未竟之言( yán)都湮没于罡风肆虐的凛( lǐn)冬。咽下满喉的苦涩酸痛( tòng)。
叶莲娜一开始就告诉鲍( bào)勃她是如何撑下去的:咬( yǎo)着牙把苦难咬碎。这也是( shì)叶莲娜最后情绪失控的( de)一个原因,她发现她赖以( yǐ)生存的道路并不能从根( gēn)源上去消解痛苦,只是麻( má)痹、只是忽略罢了,就像她( tā)陷入的第三个虚无空间( jiān)的写照——姐姐去世后,叶莲( lián)娜形容憔悴地躺在浴缸( gāng)旁,身旁是空的酒杯,只能( néng)借酒消愁。在和队友们共( gòng)同经历种种考验后,叶莲( lián)娜最终意识到人是社会( huì)性动物,只有通过相互扶( fú)持才能共同撑过苦难岁( suì)月。真理虽然朴素,但却贯( guàn)穿整个作品始终,予人一( yī)种积极向上的正向暗示( shì)和人文主义关怀,所以我( wǒ)觉得影片从某种程度上( shàng)也是一部心理疗愈片。
每( měi)个角色也有着伤痕累累( lèi)的过往,电影《蚁人2》中幽灵( líng)跟一代黄蜂女说:我一直( zhí)都好疼啊。曾经遭遇身体( tǐ)的每个分子都被撕裂的( de)她就连一呼一吸都痛苦( kǔ)的难以忍受,不再伪装,而( ér)是呢喃着、呻吟着诉说疼( téng)痛,只是想活下去就要拼( pīn)尽全力。辄用笑话插科打( dǎ)浑伪装自己的红色守卫( wèi),其实自始至终都深陷于( yú)、悼念着隶属于他的过去( qù)荣光,仿佛在悼念那个早( zǎo)已成为虚影的苏联;鲍勃( bó)童年的餐桌没有轻言细( xì)语好情感关怀,只有父亲( qīn)的家暴、无休止的争吵和( hé)躲在暗处瑟瑟发抖的他( tā);约翰沃克,在《猎鹰和冬兵( bīng)》中,因为挚友之死而当众( zhòng)用盾牌杀死恐怖分子,从( cóng)而被免职,原来公众只是( shì)需要一个符号化的美国( guó)队长,而不是有血有肉的( de)人。模仿大师和叶莲娜更( gèng)是被当作丧失自我意识( shí)的杀人兵器。更遑论冬兵( bīng),面对大家诉说痛苦的时( shí)候,冬兵对于自己的过去( qù)看似轻描淡写,但美队系( xì)列早已将他的过往尽数( shù)到来,被虐待被压迫被奴( nú)役被伤害被欺辱被改造( zào)被摧毁被监禁被谩骂被( bèi)监禁被电击被截肢被洗( xǐ)脑被冰冻,是剔骨创肤、肝( gān)肠寸断的痛,也是百日如( rú)一天的隐隐作疼,如同潮( cháo)水般暗涌。喜欢冬兵也有( yǒu)五年之久了,希望始终能( néng)够用语言和图像去表达( dá)描摹他。
最后还想谈谈关( guān)于影片中存在主义跟虚( xū)无主义的内核,在漫威宇( yǔ)宙中,哨兵被设定为拥有( yǒu)光明与黑暗双重人格的( de)存在,其体内的“虚无”代表( biǎo)纯粹的破坏与虚无主义( yì),象征着力量失控后的无( wú)意义毁灭。当力量失去目( mù)的,存在本身沦为空洞的( de)循环,映射了核心矛盾:当( dāng)人类试图以绝对力量定( dìng)义存在时,反而陷入意义( yì)的真空。 雷霆特攻队的成( chéng)员均是被主流英雄叙事( shì)边缘化的“问题角色”,他们( men)通过自救、合作与选择重( zhòng)新定义自身存在的意义( yì),体现了“存在先于本质”的( de)重要内核。成员们背负各( gè)自的创伤,叶莲娜失去至( zhì)亲,巴基的洗脑过往以及( jí)红色守卫的自我怀疑,这( zhè)些经历并未成为束缚,影( yǐng)片通过团队合作展现他( tā)们如何通过行动重新诠( quán)释过去,用自我主动性对( duì)抗虚无。
存在主义认为意( yì)义并非预设,而是通过与( yǔ)他人的关系生成。雷霆特( tè)攻队从“乌合之众”到“救世( shì)团队”的转变,正是通过建( jiàn)立个体与他人的联结实( shí)现,强调角色间的依存关( guān)系如何赋予存在意义,这( zhè)种集体救赎超越了虚无( wú)主义的孤立性。
影片的高( gāo)潮并非单纯的力量对决( jué),而是通过精神层面的交( jiāo)谈和疗愈瓦解虚无,巧妙( miào)地将哲学冲突转化为叙( xù)事核心,叶莲娜通过回溯( sù)童年记忆唤醒哨兵的人( rén)性残余,利用其精神分裂( liè)的弱点,将战斗导向内心( xīn)世界,这种仿佛《盗梦空间( jiān)》一般的心理战在无言中( zhōng)暗示虚无主义的瓦解需( xū)从个体内在的觉醒开始( shǐ)。拥有绝对力量的哨兵最( zuì)终被击败并非因力量孱( càn)弱,而是因为团队唤醒了( le)其人性中选择善的可能( néng)性,即使面对绝对虚无,人( rén)类仍可通过选择赋予存( cún)在意义。影片还隐约融入( rù)了哲学对“关系”的重视,雷( léi)霆特攻队的成功不仅依( yī)赖个人英雄主义,更依赖( lài)成员间互为镜像的依存( cún)关系,这种“关系即意义”的( de)答案,提供了更普世也更( gèng)宏观的哲学视角。
即使宇( yǔ)宙本质虚无,即使一切稍( shāo)纵即逝人类仍可通过自( zì)由选择、关系建构与行动( dòng)赋予存在意义,不仅深化( huà)了超级英雄叙事的深刻( kè)内涵,亦为当代观众提供( gōng)了一种对抗虚无的精神( shén)路径,一定程度上也解答( dá)了我的精神困惑。